初見莫蒂里安尼的作品, 實在不能想像會有人將女人的頸子畫得如此誇張. 但美麗總是慢慢琢磨而成的; 欣賞亦是如此. 莫氏的優美線條抓住了多少人的心, 在他離世這麼多年以後.
.
他的故事是一籮筐的; 悲劇居多, 令人心酸. 總之, 早逝的英才, 通常都如彗星般的閃亮耀眼; 莫蒂里安尼也不例外. 他去世時才三十五歲, 懷孕九個月的妻子竟也隨後跳樓, 伴他而去; 真慘. [早些時期的法國音樂家比才也只活了三十七年. 1838-1875]
我愛上莫氏先是因為他的雕刻作品. 這個人內向又熱情, 雕刻大部分以頭像為主. 他選用的大都是硬度較高的石材, 觸感和視感均佳. 在舊金山, 紐約, 巴黎, 羅馬, 日本, 都有展品收藏. 我曾撫摸了一下, 偷偷地, 在日本箱根的森林美術館中. 那種簡單, 有力的線條, 深深的捕獲了我的心. 我可以想像, 一百多年前, 以簡陋的手工具, 那是艱難和痛苦的嘗試. 美, 是流傳了下來. 裡面有他的淚, 他的汗, 和他心中掙扎的渴望.
[頭像和女人的頭] - 平面的印刷很難表達那種立體的視感以及觸感. 雕刻作品本來就是要兼具視覺與觸覺兩者的滿足, 不碰它一下, 實在少掉了些什麼. (當年我在箱根偷偷摸了一下, 還挨日本人的罵呢.)
.
他的故事是一籮筐的; 悲劇居多, 令人心酸. 總之, 早逝的英才, 通常都如彗星般的閃亮耀眼; 莫蒂里安尼也不例外. 他去世時才三十五歲, 懷孕九個月的妻子竟也隨後跳樓, 伴他而去; 真慘. [早些時期的法國音樂家比才也只活了三十七年. 1838-1875]
我愛上莫氏先是因為他的雕刻作品. 這個人內向又熱情, 雕刻大部分以頭像為主. 他選用的大都是硬度較高的石材, 觸感和視感均佳. 在舊金山, 紐約, 巴黎, 羅馬, 日本, 都有展品收藏. 我曾撫摸了一下, 偷偷地, 在日本箱根的森林美術館中. 那種簡單, 有力的線條, 深深的捕獲了我的心. 我可以想像, 一百多年前, 以簡陋的手工具, 那是艱難和痛苦的嘗試. 美, 是流傳了下來. 裡面有他的淚, 他的汗, 和他心中掙扎的渴望.
[頭像和女人的頭] - 平面的印刷很難表達那種立體的視感以及觸感. 雕刻作品本來就是要兼具視覺與觸覺兩者的滿足, 不碰它一下, 實在少掉了些什麼. (當年我在箱根偷偷摸了一下, 還挨日本人的罵呢.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